車床 銑床 刨床 磨床 鏜床 鉆床 加工中心 沖床、液壓機剪板機 折彎機 卷板機、開卷校平線切割、攻絲攻牙、水刀插床、插齒床、滾絲床、滾齒機 電火花、激光切割拉床、磨齒床、軸承套圈機床 鱷魚剪、聯合沖剪、聯合剪切帶鋸床、彎管機
聯系地址:沈陽市鐵西區騰飛一街12號
聯系電話:
聯系傳真:
值班手機:
新聞動態
中國制造2025 國務院攜手博世發布工業4.0
日期:2017/11/09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攜手博世發布工業4.0研究報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攜手博世近日在北京發布《借鑒德國工業4.0推動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研究報告。該報告對中國制造業發展現狀作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對德國工業4.0作了全面、客觀的評價,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戰略目標、整體思路和具體的政策建議。
2015年8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博世達成合作協議并正式啟動研究項目。雙方非常重視這一合作,由李偉主任和鄧納爾董事長親自擔任項目負責人,具體工作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和博世中國負責。作為德國工業4.0的重要發起者及領軍企業,博世在項目期間分享了德國工業4.0的知識和經驗,并協助中方合作伙伴進行考察和調研。
項目中方執行負責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認為,“中國工業、制造業部門能否成功實現轉型升級,直接決定了中國經濟能否持續穩定發展并進入到高收入國家的行列,未來十年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
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施維納博士提出:“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提升傳統制造業的競爭力正成為全球趨勢。《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將幫助中國制造業在全球新一輪產業革命中保持和提升核心能力和全球競爭力。”
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要立足于中國的實際
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制造業整體尚處于由工業2.0向工業3.0過渡的階段。不同行業、地區和企業間的自動化程度和信息化能力存在巨大差異,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這也使得中國制造型企業在向智能制造的轉型過程中,將呈現多樣化的需求。
施維納博士表示,“工業4.0是提升制造競爭力的有效手段,需要結合不同企業的實際生產狀況、價值鏈優化的需求,提出定制化的解決方案”。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在推進新型工業化以及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中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國內部分行業、企業已經加大了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技術和人力資本投入,如青島海爾、三一重工、沈陽機床、中國石化、青島紅領等。但是,總體上仍然處于探索階段。
以實現智能制造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為宏觀和微觀目標,全面推進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報告同時提出了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12345戰略”和“三步走”實施路徑,提出了包括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突破核心技術和零部件、加速已有技術的擴散應用、加快標準體系建設等政策建議,并就汽車、裝備制造業、家電、電子信息和能源五大產業提出了更為具體的建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指出,“實現中國的智能制造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逐步實現生產制造自動化、流程管理數字化、企業信息網絡化和智能制造云端化。按照工業4.0的理念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并不僅僅是少數龍頭企業的任務,需要眾多中小企業參與進來,在全產業鏈、全環節來推進,形成整合大中小企業的生態體系。”
德國工業4.0可提供重要的經驗借鑒
德國工業4.0首先是為了提高德國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但是,對于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也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如果以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務作為工業4.0的關鍵詞的話,包括德國企業在內的全球跨國公司在這些方面的進展要更快一些。如博世已率先在全球內部超過250家工廠成功試點了100多個工業4.0項目,其中包括在中國的十三家工廠,在汽車零部件、工業技術、傳感器和消費類產品等多個制造領域進行了探索實踐。
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施維納博士表示,“博世是德國工業4.0平臺的成員,也是首個加入美國工業互聯網聯盟的歐洲企業,不斷致力于工業4.0在全球范圍內的深度融合。博世愿意分享在這一領域所積累的經驗和技術,為推動實現《中國制造2025》目標做出積極貢獻。”
在中國,博世在工業4.0領域采取“雙重戰略”,既是領先的踐行者也是卓越的供應商。憑借在跨業務領域的生產制造經驗和工業4.0實踐,博世為國內不同行業、規模的制造型企業提供集軟硬件一體化的工業4.0解決方案,助力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如作為國內機械行業龍頭企業之一秦川機床的首個工業4.0生產線戰略合作伙伴,為秦川機床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生產線項目提供產線設計及實施、信息化升級的一體化方案。
【上一條:沈陽機床圖片 】 【 Back 】 【下一條:中國制造2025 】